升級階段

這一階段基本上從70年代開始,直至80年代初。在60年代末期,大量歐美先進科學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方法先後傳入香港。香港經濟出現第二次結構轉型,開始從製造業基地向經濟多元化發展。

這一時期,隨著先進科學技術的不斷傳入,香港工業生產從過去的“勞動密集型”開始向高增值及“技術密集型”轉變。紡織製衣這種“勞動密集型”工業在出口總值中比例逐漸下降,一些“技術密集型”工業相應增加。1960年香港電子工廠僅有三家;1979年電子工業達1,041家,就業人數有90,454人;到1984年香港有1,500家工廠製造電子產品。電子工業產品品種繁多,包括收音機、電腦記憶系統、電子計算機、電視機等。1976年探測火星的美國太空船“維京”一號和二號內部電腦系統裝置,便有香港製造的電子記憶配件。

除此之外,玩具、鐘錶業也發展蓬勃,特別是鐘錶製造業迅速發展成為重要工業。1978年港製手錶出口4,938.3萬個,比1977年激增45%,出口數量超過日本而居世界第一位,出口值僅低於瑞士和日本,居世界第三位。

 

電視片集塑造不少太空英雄。圖中玩具的影片「星球大戰」的人物「瑜達」正由女工包裝,以備運往美國。

為確保每件製成品的質素,工人需要在無塵的環境工作及遵照嚴格的安全守則。

這家有空氣調節設備的工廠每月製造電子數字錶約五萬隻。此外,該廠亦出產計算機。

電子遊戲機和玩具日漸暢銷。配有電動機器的玩具,佔玩具出口總額約百分之十。

圖中一家澳洲玩具公司的總經理,正在香港一間最大和最現代化的玩具廠,玩賞一艘電動小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