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1年,聯合國對中國實行禁運。香港則按英國的意思,切斷與中國內地的貿易往來。香港戰後剛剛恢復和發展起來的轉口貿易因此一落千丈,香港經濟被迫轉型。借助於中國內地湧進的資金、勞動力和技術,港商抓住與世界市場有廣泛聯繫的優勢,大量進口棉花,加工製成半成品和成品,轉銷美國、英國、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地,使紡織業迅速發展。

隨著紡織業的迅速發展,1960年紡織業註冊的工廠就有826家,工人達6.2萬多人。同期,製衣業的就業人數也有4.2萬多人,製衣工廠達689家,兩個行業的就業人數加起來,佔製造業就業人數40%以上。在紡織製衣業發展的同時,製鞋、手套、電筒和電燈泡、保溫瓶、搪瓷器、鋁製品、藤製品等也開始建立和發展。據統計,1954年香港共有註冊工廠2,284家,工人109,997人;到了1959年,已發展到4,689家,有工人205,726人,分別增加約一倍。

1960年香港自己製造的產品出口值達28.6億港元,佔出口總額的72%以上,標誌著香港已經從以轉口貿易為主,轉變成以製造業生產為主的工業化城市。

耐用、可清洗及幾可亂真三大優點令香港製塑膠花成為全球暢銷產品之一。

在一九五四年,近五十萬香港人平常均穿著木屐上街。圖示工人正為一對木屐著色。

搪瓷器製造業曾是香港最活躍及市場最廣的工業之一。工人正為搪瓷器塗上彩色圖案。

以山寨廠形式經營的製造業為本港居民提供不少就業機會。

度身訂造的成衣漸漸在製衣業出口中佔一個大比重。

保溫瓶製造業亦曾是香港最活躍及市場最廣的工業之一。在產品出口前,工人進行最後裝嵌的程序。